7月21日,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,我校承办的第二十二届新疆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“推进文化润疆 凝聚奋进现代化的精神力量”专场会议暨新疆师范大学第四届“文化润疆”学术论坛在温泉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开幕。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艾尼娃尔·艾克木致开幕辞,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、副主席侯菊凤,自治区社科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艾比·沙拉木出席会议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刘晨江主持开幕式。

会议现场

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艾尼娃尔·艾克木致开幕辞

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刘晨江主持会议
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国内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和自治区相关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学术专场征文入选学者,通过跨学科对话、多维度研讨的学术机制,系统探讨文化润疆理论与实践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。

自治区社科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艾比·沙拉木宣读入选论文名单
在主旨发言环节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一级研究员邢广程,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、党委书记韩子勇,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、教授颜晓峰,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,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董慧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、教授孙秀玲等六位特邀专家分别发言。

邢广程研究员作主旨发言
邢广程研究员认为,边疆地处祖国边陲,在国家治理大局中应处于重要地位。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,相辅相成,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。我们要“承继九州共贯、六合同风、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”,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。

韩子勇研究员作主旨发言
韩子勇研究员认为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深入挖掘、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,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,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。

颜晓峰教授作主旨发言
颜晓峰教授认为,文化是一个生命体,有其自身的主体性。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的主动能力,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中形成,在中华文明的自立自强中塑造。新疆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,文化润疆是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生动实践,中华文化主体性在繁荣发展新疆文化中进一步彰显。

佘双好教授作主旨发言
佘双好教授认为,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国家叙事,也需要凝聚各地区、行业、人物及事件的精神力量。文化润疆中,既要以中国精神构筑新疆文化之魂,也要凝练民族团结精神、兵团精神等,使其成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,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。

董慧教授作主旨发言
董慧教授认为,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润疆具有理论同构性。文化润疆在精神动力提供、治理范式创新和文明互鉴促进等方面,对推动新疆地区的文化繁荣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,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的实践发挥独特的作用。

孙秀玲教授作主旨发言
孙秀玲教授认为,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固本之举、关键环节。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广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,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多渠道多形式讲好美丽新疆故事,全面推动“五个认同”思想在天山南北深入人心、开花结果,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入选论文代表交流发言
新疆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仲嘉亮,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博士生郭志静,西藏拉萨市委党校蔡林娜,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伍艺,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赵梦妍,哈密市伊州区委党校教师张正义,喀什地委党校讲师陈敏,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刘亚运等8名参会代表做大会交流发言。
会上,还向入选学术专场的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。自治区各高校、党校、科研院所以及党政研究机构的有关负责人、专家学者,以及入选优秀论文作者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。
图文来源:社会科学处 编审:宣传部